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新质赋能 罐启未来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2025年会擘画双循环发展新路径
最新动态
新质赋能 罐启未来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2025年会擘画双循环发展新路径
2025-11-123

11月11日下午,以“新质赋能 罐启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年会在上海浦东绿地假日酒店盛大召开。本次年会由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秘书长晁曦主持,汇聚行业专家、政企代表及科研机构学者,围绕宏观经济形势、标准体系建设、双循环战略落地、认证赋能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,为罐头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力。

宏观经济洞察:把握消费新趋势找准转型方向

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/教授徐振宇以“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与大力提振消费的思考”为题,深度解析了当前经济环境对消费市场的影响。他指出,我国经济已告别高增长时代,消费作为稳定经济的核心力量,正面临人口结构变动、收入分配调整等多重挑战。

针对罐头行业,徐振宇强调,在消费分级分化加剧的背景下,行业需精准把握服务消费、新型消费、下沉市场等增长空间,聚焦Z世代与银发族等核心客群,通过产品创新、场景优化回应消费需求,在经济转型期实现逆势增长。

标准体系引领:筑牢双循环发展制度根基

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原副司长陈洪俊围绕“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引领罐头产业服务‘双循环’战略”发表主旨演讲。他表示,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,但食品质量标准仍存在体系不健全、指标单一等问题,难以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。

陈洪俊提出,构建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需坚持系统全面、持续改进、开放包容原则,涵盖基础标准、产品标准、控制管理标准等多层级内容,既要明确罐头产品基本属性与营养指标,也要制定质量分级标准,实现优质优价。通过标准升级,既能打通国内供给侧与需求侧壁垒,也能推动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,助力企业“走出去”,为双循环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撑。 

双循环路径探索:内外并重激活市场潜力

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原副司长吴国华聚焦“双循环:我国罐头产业的机遇挑战与路径”,直指行业发展痛点: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罐头出口国,占据全球四分之一产量,但国内人均年消费量仅5.6公斤,远低于美国90公斤、西欧100公斤的水平,内销市场亟待激活。

吴国华分析,国内市场低迷源于消费认知偏差、产品创新滞后等多重因素,而户外经济、银发经济兴起与应急食品需求增长则带来新机遇。他建议行业确立“内外销并重”的指导思想,一方面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,应对国际市场高标准要求与贸易壁垒;另一方面推进内销市场供给侧改革,通过产品健康化、场景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创新,拓宽分销渠道,补齐内销短板,畅通产业双循环。 

认证赋能升级:破解信任难题实现优质突围

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秋以“认证赋能罐头产品:从合格输出到优质突围”为主题,剖析了行业“低价低质—消费不信任”的恶性循环困境。他指出,在消费升级背景下,“合格”已成为产品入市的最低门槛,消费者亟需“优质、安全、可追溯”的品质背书。

李国秋介绍,第三方认证是破解信任难题的关键工具,通过ISO22000、有机产品认证等体系,能为产品贴上“品质身份证”,既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优质产品,也能倒逼企业升级全产业链管控能力。他重点推介了“中罐产品”认证体系,该体系高于国家标准要求,将通过统一品牌形象、严格认证流程,助力企业摆脱价格战,实现品牌价值升维。 

专题对话互动:凝聚行业发展共识

年会压轴环节的专题对话中,陈洪俊、吴国华、徐振宇、李国秋四位嘉宾围绕行业热点问题与与会代表们展开深度互动交流。针对罐头行业标准创新、国内市场激活、全球供应链优化、认证体系落地等关键议题,嘉宾们结合政策导向与行业实际,提出了一系列实操性建议,引发全场共鸣。
此次年会的召开,为罐头行业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,既明晰了宏观环境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,也明确了标准引领、认证赋能、双循环驱动的发展路径。未来,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推动行业标准升级、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,助力罐头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,谱写“新质赋能 罐启未来”的行业新篇章。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