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0日,在本产季桃罐头加工关键节点,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了桃罐头产季中期重点企业座谈会。会议由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刘有千理事长主持,会议聚焦桃罐头产业当下的发展态势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交流。
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娄德富、青岛开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商会明、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洪舸、山东玉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山、芝麻官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春光、以及浙江丰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大连真心罐头食品有限公司、武汉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、大连林家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省罐头行业协会、平邑县罐头产业协会分别派代表参加会议。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秘书长晁曦及会员部主任罗艳萍参加会议。
会上,针对今年桃罐头产业的多个关键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。在原料供应层面,综合各方信息显示,今年全国桃原料受天气、种植结构调整以及部分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原因影响,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产。这一情况直接引发了生产企业在原料采购环节的恐慌性抢购,以及冷冻企业、奶茶、乳品行业对桃原料的高需求等因素,进而造成原料价格一路高涨,给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带来巨大压力。
会议指出,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,消费疲软,目前行业依然存在一定量库存。国外方面,一方面对美关税压力巨大,新增的关税也将于8月份实施,据世界水果加工大会美方代表表示,美国国会限制了对美国家庭的补贴,消费能力必然有所降低;南非也因为美国关税的问题,有两家企业申请破产。
谈及企业生产加工状况,会议指出,当前生产进度因原料供应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波动等因素,面临着诸多阻碍。部分企业为了控制成本,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,放慢生产节奏。会议呼吁企业注意把控生产节奏,切实做到以销定产,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合理安排生产,杜绝“赌徒心理”,避免因过度生产造成库存积压,进一步加剧企业运营风险。
刘有千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当前桃罐头产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期,企业需保持理性与冷静。面对原料减产与成本高涨的局面,企业应避免盲目跟风抢购,而是要从长远角度出发,加强行业内的信息共享与协作,共同应对困难。行业应遵循市场规律,加强行业自律,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与原料供应商共同协商合理的价格,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与质量。同时,企业也应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优化生产工艺、拓展销售渠道、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,来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。
来源:协会秘书处